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甚至己经超过了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下肢动脉病变的估测发病率约20%,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己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泛大西洋国际研讨组织TASC(Trans-Atlantic Inter-Socity Consensus)制定的“周围动脉疾病的诊治规范”中认为,对重度下肢缺血病人,如不积极治疗,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0%,6个月内的截肢率可达40%。因此,积极的治疗对策对重度缺血病人生命的挽救和保肢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不断发展,目前应用于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多种,大致可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有创性检查主要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往被认为是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是有创检查,且病人因动脉钙化程度严重很难穿刺成功,同时还存在电离辐射和潜在的碘对比剂肾毒性等,其在诊断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常用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和MRA血管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临床应用普及,但其空间分辨力较差,不能显示明确的解剖关系,对征象的解释能力及正确诊断病变受到一定限制。磁共振血管MRA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但费用高、禁忌症相对较多,大范围血管成像需要进行至少三段以上的拼接组成,扫描时间长、设备成本高。CTA血管成像具有高速度、薄层、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功能,虽然受线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限制,但其能清晰展示大血管全貌,不论多部位病变或混合病变均能很好的显示,对各级狭窄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均较高,对发现小于25%狭窄率的病变段亦较敏感,目前已成为下肢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式。
我院采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lightspeed 容积CT机进行下肢血管成像,lightspeed以扫描速度快著称,哪怕长距离的下技扫描,整个扫描仅需20秒,配以特色的足部加压扫描技术,还可以随后完成下肢静脉扫描。形成的血管图像清晰、锐利、细节丰富且观察病变全面、连续性好。在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同时,还能对病变血管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判断病变范围、形态、管腔及管壁情况,对血管管腔狭窄精确分级,了解流入道、流出道的全部形态学信息。并由曾在华西医院工作的诊断医师专门解读图像,无论是图像质量还是诊断水平均达到三甲医院水准。
由于下肢血管远离心脏,局部血管较细,部分血管与骨骼紧邻,下肢血管CTA是CT血管成像中较复杂难度较高的检查技术之一,尤其是下肢静脉血管成像,在三甲医院也较少开展。我院开展一年以来,扫描方法不断改进,形成了有特色的足部加压及精确延迟扫描技术,扫描成功率达95%以上,检查范围不断拓宽,现已广泛用于下肢血管闭塞、蔓状血管瘤、创伤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创伤性血管损伤及皮瓣术后供血评估、下肢静脉曲张术前评估等领域,获得临床及患者的好评,目前已成为我科特色技术之一。
下肢血管CTA示左股浅动脉闭塞及侧支循环形成
下肢血管CTA示腹主动脉下段闭塞及侧支循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