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况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尽管手术方法是不断的改进,但是手术并发症仍相对较高。
1985年Onik首次报道了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中使用自动切除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1985年美国矫形外科学会正式将这一方法列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非复杂性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1990年中国周义成、滕皋军等将这一技术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并研制成功自动切吸仪。目前,有关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名词较多,所用器械与技术细节各有不同,但它们的治疗机理与主要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基本相同。
二、 椎间盘经皮切吸术的机制
椎间盘经皮切吸术是一种局限于椎间盘切除的治疗,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在椎间盘纤维环的小开窗并部分切除髓核,使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从而缓解了神经根及椎间盘周围痛觉感受器的剌激,从而达到了消除症状的目的。
1、 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因椎间盘自身具有明显的体积弹性模量特性,当在纤维环钻孔并切除髓核后,椎间盘内压可显著下降 ,从24千帕下降至2.624千帕,但是椎间盘退行严重改变导致椎间隙明显变狭窄,椎间盘的弹性模量显著减退,在此种情况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疗效不佳。
2、 减少突出部分的椎间盘: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时,不仅可以切除椎间盘中央部髓核,从而达到间接减压之目的,而且也可以切除部分突出部位的髓核。
3、 改变髓核突出方向: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不仅经外侧入路切除部髓核,而且在椎间盘的纤维环后外侧钻孔、开窗,使局部纤维环对髓核的包容消失,此窗的存在人为改变了髓核突出的方向,对椎间盘长期地持续减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适应症
经皮椎间盘切除的病人选择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
1、 临床症状明显,包括腰腿痛、跛行等。。
2、 下肢感觉与运动障碍。
3、 脊神经受压体征阳性,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4、 经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其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并且证实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
5、 经保守治疗6周效果不佳,或病史虽短,但痛苦大,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者。
四、禁忌症
1、 椎间隙明显狭窄或椎体滑脱,提示严重退行性变者。
2、 合并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或阻塞等。
3、 椎间盘突出伴钙化。
4、 椎间盘突出病史过长,尤其10年以上者。
5、 CT/NRI提示突出髓核有明显粘连者。
6、 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组织脱入椎管内者。
7、 脱出物大,压迫硬膜囊>50%北京开发票
8、 合并椎管或脊柱其他病变,如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性肿瘤等。